全力促进县乡村三级商业网络连锁化快速发展
德州市交通运输局
2021年11月3日
近年来,德州市交通运输局多措并举,大力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及县乡村三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工作,为实现人畅其行、货畅其流公路网络建设和县乡村商业物流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。主要着手以下几方面工作:
一、简政放权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。按照全市有关物流行业降本增效工作安排,市局将普通货运、货运专用运输和大件运输许可、货运场站许可等行政许可事项下放到各县市区,由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受理、查验和发放许可证。涉及运输车辆的,由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配发道路运输证,并负责年度审验。从2019年1月起,取消了总质量4.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办理道路运输证事项。积极推广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,运行车辆享受高速公路5%—10%的减费待遇。对鲜活农产品运输实行“绿色通道”免费通行政策,降低交通物流运输成本。
二、加大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,完善客运站点、物流网点布局。一是全面完成农村公路“三年集中攻坚”专项行动,目前,我市的县乡公路中等路以上比例达93.4%,三级路以上比例35%以上,农村通户道路硬化超额完成年度任务,为县乡村商贸物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通行基础。二是加快推进物流园区及网点建设。我市永兴、九达、盖世、鹏玺和济铁平原等物流园区已经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。全市11个县(市、区)均布局建设了县级物流分拨中心(或物流快递配送投递设施),交通运输物流服务站覆盖了全市117个乡镇。全市7961个建制村中,7171个建制村建有农村物流网点,占比超过90%。基本建设完成了市域内及与外地市间互联互动、畅通高效的物流网络体系。三是布局完成客运(公交)站点建设。市交通运输局出台了农村客运(公交)站点建设标准,2018至2019年建设农村公交(客运)站点2779个。2020年,我市在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266个年度站点任务目标基础上,追加农村公交(客运)站点3796个。目前,全市7961个行政村中,港湾式站点372个,一般候车亭918个,站牌6152个,加上500米内多村共用的站点,我市实现了通车行政村每村设有一处公交(客运)站点的目标,2020年底前实现了全市村村通公交(客车)的目标。
三、依托场站网络,大力推进“一点多用、一网多用、融合深入”的物流发展新模式。一是发展以城带乡、城乡一体的农村物流共同配送模式,推广农村电子商务等先进的农村物流运作模式。各县(市、区)通过县、乡、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,实现了各类物资“最后一公里”和“最初一公里”的有序集散和高效配送,三级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时限不超24小时,形成城乡互动、县乡村互联、畅通高效的物流快递网络体系。二是大力发展客车捎载货物业务。利用客车班次密度高、灵活性强的特点,结合建设启用的客运(公交)站点,在落实严格安检的前提下,捎载配送农村生产物资、日用品等货物,提升了物流末端配送效率,实现了各类资源均衡高效配置。
Copyright © 2025 | 新时代法制新闻网 主办 | 主管单位: 国务院中国边贸联合会 京ICP备2021032724号-1 All Rights Reserved.
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﹑信息及专题专栏资料,均为官网转载,如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告知我们,将第一时间处理。
京公网安备:11000002000015号 | 授权运营:北京中进富通科技有限公司 | 技术支持:银象网络 | 站点统计